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没有一个心眼子是多余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微留下个宽厚点的印象。

    “那这苏璟要是真入了朝堂,丞相大人总不能坐视不理吧。”

    又有人开口问道。

    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现在淮西集团一家独大,可以拿到的利益最多的。

    在各级官员上,也有着最多的话语权。

    苏璟这一过来,还是带着朱元璋的强势推力而来。

    他们的既得利益肯定受损,李善长这个左丞相,得做点什么!

    李善长看着面前的一众官员,心中也是不由的感叹。

    身不由己啊!

    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大明左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甚至朱元璋大封功臣,自己也排在了徐达的前面,成为第一人。

    淮西集团实力无比壮大,刘伯温请辞,朝堂之上再无对手。

    似乎是到达了人生巅峰,应该再无烦忧。

    但此刻,来自集团内部的声音,却是在逼迫着他。

    这不是某个人的意志,这是团体的意志。

    李善长是其中的首领,但他无法左右这个集团不断扩张的意志。

    “苏璟此时还在青州府,诸位大人是不是担心的有些太早了。”

    李善长缓缓道:“比起你们,我对苏璟的了解也多上几分,有些事,急不得。”

    “倒是你们,这下朝之后,一窝蜂的往我这跑,心里还有陛下吗?都散了吧,咱们是大明的臣子,要为大明谋福祉。”

    一顿冠冕堂皇的话语,李善长直接将众人遣散。

    他根本不想出现这样的事情,丞相府中群臣聚集,这对于任何一个天子而言,都是会引起猜忌的事情。

    随着这一众大臣散去,李善长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太累了。

    “丞相,下官带了些龙井,给您泡一些?”

    胡惟庸拿出一盒茶叶,看似询问,但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冲泡。

    李善长看了胡惟庸一眼,说道:“惟庸啊,你看到了吧,事情不好干啊!”

    胡惟庸一边泡茶一边说道:“丞相,您日理万机,这点小事,又怎么能难倒您呢。”

    要想仕途走得好,领导马屁得拍好。

    听着胡惟庸这话,李善长笑道:“惟庸,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还是说说这苏璟吧,这青州府瘟疫被他给妥善的解决了,此事你怎么看?”

    胡惟庸泡好一杯茶,双手恭敬的奉到了李善长的面前:

    “这位苏先生是能人,惟庸不如他。”

    李善长细细品了一口道:“不错。”

    一语双关。

    “那日后,你知道如何与他相处吗?”

    李善长又问道。

    胡惟庸立刻道:“丞相教诲,惟庸不敢忘,与苏先生只可合作,不可敌对。”

    李善长微微一叹道:“确实是没想到大,这瘟疫之事,苏璟竟然真能解决,恐怕此刻震撼的人,不止你我喽!”

    ……

    诚意伯府。

    刚刚得到消息的刘伯温,激动的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苏先生果真是天人,比我所料还要厉害!”

    刘伯温笑着说道:“不,苏先生比我料想的厉害,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

    鄂国公府内。

    常遇春春风满面,本以为还要求情,没想到根本就是自己想多了。

    “我就说嘛,苏先生什么人物,这点小事,那不是手到擒来。”

    蓝氏一副就该如此的样子。

    常遇春看看蓝氏,嘿嘿笑道。

    常婉说道:“父亲,苏先生这拯救了青州府的百姓,陛下应该会给予一些奖励吧。”

    “没错,这次苏先生的功劳可大了,陛下在朝堂上那是相当的开心,直接就说了,要给苏先生嘉奖呢。”

    常遇春回答道。

    作为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的将领,常遇春很少见到朱元璋这么的高兴。

    “那陛下到底嘉奖了什么呢?”

    常婉继续问道。

    常遇春摇头道:“陛下没说,要等苏先生回来了再决定。”

    常婉想了想,说道:“看来陛下是也没有想到苏先生能做到这件事啊!”

    常遇春听到这话,微微一愣。

    ……

    魏国公府中。

    “父亲,这怎么可能?”

    徐妙云听着徐达的话,一脸的不可思议。

    青州府的瘟疫,就这么的给解决了,实在是太让徐妙云意外了。

    “没什么不可能的,这事是青州府知府亲自上的折子,不会有假,也没人有这个胆子在这件事上作假。”

    徐达笑呵呵的说道。

    能看到自己这个女儿这般惊讶的神色,那也是相当少见的事情。

    徐妙云追问道:“那苏先生到底是如何解决青州府瘟疫的呢?按照古籍中的办法吗?不应该有这样的效果啊!”

    “还是说苏先生有着自己的手段,已经将瘟疫研究透彻了?”

    徐妙云喜欢刨根问底,比起别人的震撼,她更想知道苏璟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徐达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想贾知府的折子里应该写了具体的方略,之后应该会公布的,广告天下,以后瘟疫之事,便不再是大明之患了。”

    徐达自己说着,颇为感慨道:“苏先生此举,可利万世啊!这份功劳,怕是陛下的嘉奖不会轻。”

    苏璟可不仅仅是救下了青州府一府之百姓。

    在封建王朝,瘟疫其实是一件相当高发的事情。

    各类历史记录之中,都有着许多的记载。

    也有了苏璟治理的经验,那之后再发生瘟疫的话,就等于有了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案。

    瘟疫,自此不再是大明的忧患了。

    这功劳,可太大了!

    徐妙云没管这个,自顾自的说道:“等苏先生回来了,我一定要好好向苏先生讨教讨教。”

    ……

    户部。

    杨思义正看着贾绍祖写的防治瘟疫办法。

    准确的说,是苏璟执行,贾绍祖记录的办法。

    防治瘟疫一事,事关民生,主要是由户部负责管理和执行。

    不过,因为苏璟接手了青州府的防治管理工作,所以朱元璋没让户部参与。

    是的,别看朱元璋在朝堂上一开始表现好像对苏璟没那么信任,私下里也斥骂了苏璟。

    但实际上,朱元璋早就暗暗在给苏璟铺路了。

    户部不插手,这事办成了,功劳就全是苏璟的!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