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玄子的宦官生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子人麻了。

    我大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那三藩也就罢了,早有所料,他们没有直接造反,反而遮掩了一个大清的旗帜,已经算是可以了。

    福全那边,小玄子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己这边被俘,国不可一日无主,皇玛嬷拥立福全为帝,是正确的选择,小玄子如今唯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时没有紧跟皇玛嬷的脚步,不然现在早逃出去了。

    只能说还是皇玛嬷这种老不死的有经验,自己还是太年轻,着了小桂子的道。

    但……

    岳乐是怎么回事儿?

    巴海是怎么回事儿?

    两个败军之将,也想要当皇上?!

    我大清能够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一个是关外的三大将军,三个废物!另一个则是安亲王岳乐,简直就是一个大废物!

    小玄子脸色已经麻了起来。

    而晋紧接着,朱厚熜再度伸了伸手,将一张玉帛所制的臣书扔在了小玄子面前:“小玄子啊,这张,还是你来读读吧。”

    听到朱厚熜这么说,小玄子便意识到有些不妙。

    但皇命难违,他为了大业,只能隐忍,不得不捡起来这张玉帛,打量看去。

    令小玄子有些惊讶的是,这张玉帛竟然用汉、满、蒙三语书写,刚看一眼,一股无名火便从小玄子内心之中升腾了起来!

    因为开头第一句,竟然是‘建州虏清小皇帝爱新觉罗·岳乐叩见中土大明大皇帝,谨拜言。’

    这封玉帛,竟然是岳乐写给明朝的!

    上面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十分明朗。

    “臣岳乐进言,窃以休兵息民,帝王之大德;体方述职,邦国之永图。顾惟孤藐之踪,猥荷全存之赐,敢忘自竭,仰达殊恩!事既系于宗祧,理盖昭于誓约……愿为兄弟之邦,明为兄、清为弟,让山西之地,结大明之欢……愿大明大皇帝明察。”

    小玄子一字一句地念着这封一看就是找大儒代笔的书信,而对于满文部分,则是更加简单了。

    总结来说,就是。

    我,岳乐,已经被打怕了,求求你先别打我,去打在河南、安徽建国的福全、大玉儿吧。

    我愿意把山西让出去,咱们两家就以潼关为界,秋毫无犯行不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意认明朝当大哥,我当小弟,每年给岁俸数十万……

    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认怂认的很彻底。

    小玄子气急攻心,甚至有点想要吐血。

    但他还是忍痛,一字一句的将这封丧权辱国,近乎于可以说是谄媚的奏疏给读了出来。

    听完之后,朱厚熜微微笑着点头,接着便道:“好好好,小玄子果然博学多识啊。”

    说罢,朱厚熜便再度对着小玄子道:“那你再念念这一张吧。”

    说罢,朱厚熜的衣袖之中再度甩出来了一张玉帛,这张玉帛带着一些灰尘,看起来似乎是风尘仆仆,比上一张玉帛更加急促一些。

    而小玄子深吸一口气,尽可能平复自己当前的心情,紧接着便拿起了这张新的玉帛。

    他看去,这张玉帛又是汉、满、蒙三语,而看完了开头,小玄子更是眼前一黑。

    “大明建州卫指挥使爱新觉罗·福全叩见大明皇帝,谨拜言。’

    这张,竟然是福全的!

    而且更让小玄子感到吐血的是,岳乐虽然谄媚,但好歹还是自称大清皇帝的。

    这个,直接成了建州卫指挥使?!

    看了一下下面的正文,小玄子顿时感到头重脚轻。

    其实内容和岳乐的相差无几,只不过其中有一点是不一样了。

    那就是这次不是兄弟之邦,而是父子之国!

    没错,福全愿意当儿皇帝,希望大明皇帝能够不打河南、安徽,去打陕甘,并且在玉帛之中写了陕甘的种种机要之处,关键所在,言明利害,言语恳切,就好像是真的是什么大明忠臣。

    小玄子已经气的想要吐血。

    但理智告诉他,这是对的。

    毕竟没办法,现在明强而清弱,清朝虽然有数十万绿营兵,但如今直接四分五裂,而且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集结兵马。

    因此,无论如何,和明朝建立起和平的局面,才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小玄子就是很恼怒、很气愤。

    堂堂大清,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般地位?

    小玄子陷入了迷茫,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该如何说来。

    一切恍如梦,感觉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距离铲除鳌拜,才过去两个月的时间。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大清帝国骤然崩塌,过去的十五年来,如梦似幻,一点都不真实。

    一念至此,小玄子顿时感到头晕目眩,竟然直接瘫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而见到这一幕之后,朱厚熜的笑容瞬间就消失,皱了皱眉:“这抗压能力,也不行啊。”

    他叫小玄子来,主要就是为了羞辱他的。

    毕竟我的公公叫康熙,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谁能管啊?

    不过没想到就这承受能力,这康熙大帝也不行啊。

    “来人,抬下去,赶紧给他弄醒。”

    朱厚熜淡然开口:“今天小玄子还没上班呢,他晕倒了,马桶谁来刷?”

    虽然朱厚熜如今已经修仙,这种五谷之事已经基本避免。

    但其他人还是凡夫俗子,打扫卫生虽然还有其他的八旗降兵,也就是曾经的王公贵族,但对于朱厚熜来说,还是小玄子更有工作经验。

    这可是朱厚熜的心腹爱宦,必须要让他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以后能胜任掌恭总管大太监。

    这些都是朱厚熜为小玄子的前途做考虑。

    昏迷的小玄子被抬下场去,而很快,陆炳却快步朝着殿堂内走来,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北京急报!”

    “嗯?”

    朱厚熜一愣,接着便道:“念,北京出什么事儿了?”

    “北京留守,耀武营提督张治奏言,北方发现大量骑兵,观其旗帜,自号大元,奉大元皇帝之命南下,骑兵数众!”

    陆炳立马张口,汇报北京的战报。

    而听到了这等战报之后,朱厚熜立马就严肃了起来:“朕不寻他们,他们却来寻朕的麻烦!哼,调令诸军……”

    而还不等朱厚熜吩咐,却有一八百里加急火速赶来,直接来到朱厚熜的面前,对着朱厚熜单膝下拜,张口便道:“陛下,北京八百里加急战报!”

    “念!”

    朱厚熜目光严峻。

    那传令兵当即拜首道:“启奏陛下,臣耀武营提督张治拜言,蒙元自不量力,以萤火之光击我大明皓月之辉,承蒙陛下保佑,末将大破蒙古骑兵,斩首七千级,俘获四千人,生擒蒙古王侯以下三十七人!”

    听到了这传令兵的话语,朱厚熜不由一愣,接着便看向了陆炳。

    而陆炳也是有些错愕。

    “蒙古有多少人?”朱厚熜问道。

    传令兵立马领命道:“启奏陛下,从俘虏口中探明,蒙古骑兵共六万七千人,外加马步卒,共计九万兵马!”

    “耀武营人数不过一万人出头,竟能以一敌九,以寡击众。”

    朱厚熜不由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耀武营的水平这么高。

    “善,耀武营提督张治,升爵顺唐侯,耀武营善银五万两,论功行赏!”

    朱厚熜大手一挥,当即笑道:“耀武营大善,真乃我大明诸营表率也!”

    “是!”

    ……

    草原之中,虽然蓝天白云,但蒙古骑兵们的士气十分低落。

    他们这次南下,倒是志得意满,十分嚣张,觉得已经可以说是嚣张跋扈,北京已经拿下了。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北京之战,竟然是以这种形式落下帷幕。

    这到底是是什么情况?

    老王……不,大元皇帝阿布鼐深深地叹了口气,感觉有些难受。

    他有点后悔称帝了,感觉大元的战斗力好像和自己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

    “诸位,历史上可是曾经有天子投降之后,安然无恙的先例?”

    老王阿布鼐不由向周围询问着周围的蒙古子弟,而听到老王阿布鼐的话语之后,周围的蒙古男儿面露难色,不敢说话。

    原因很简单。

    他们都没怎么上过学,有一种纯真的美、野性的美。

    所以压根没学过历史,不知道什么情况。

    这些年来,蒙古人吃穿不足,长时间没有上过疆场,甚至于连懂兵法的蒙古将领都已经被满清所驱逐、带走,如今草原之上的蒙古人,又有几个会用弓弩,懂打仗的?

    在北京之战的时候,他们一群骑兵攻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老王阿布鼐深深地叹了口气,正考虑着要不要考虑投诚大明或者继续跟着大清当狗的时候,却听到一个年轻蒙古人咬了咬牙,对着老王阿布鼐开口道:“王,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败,怎么能如此灰心丧志?!”

    那年轻人铿锵有力,拱手道:“陛下,虽然我们打不过明军,拿不下北京,但我们可以西进,袭击西安!西安乃王霸之地,若是能够攻下,我大元帝业必成!”

    “望陛下慎重考虑!”

    年轻人声音铿锵有力,有一种读过书的美、有知识的美。

    而听到了这年轻人的声音,老王阿布鼐沉默、犹豫片刻之后,咬了咬牙,张口道:“好,千里奔袭西安,攻打那什么岳乐!我倒要看看,我父亲当年是如何败在满清手里的!”

    “出击!”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