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9章 皇家便民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明,永乐十二年,正月。

    过了一个大家都休息得很好的年假。

    朱棣恢复了正常的早朝。

    国内的事情一件一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项又一项的新政策从玉玺盖下以后,按部就班的推行了下去。

    因着目前国内军队军士普遍低薪,又不像文官一般有职田帮补,还要承担国内水运陆运的活。

    朱棣提议给军中人加封赏银。

    经过几日朝中拉扯,最后,皆大欢喜。

    【增京官及军士月廪。】

    【诏定从征官军赏格:一品、二品钞二十锭,三品、四品十锭,五品九锭,六品、七品八锭,九品五锭,未入流并办事人才等各三锭;其将军、力士、校尉、旗军等各十锭。】

    大殿失火的时候,朱棣虽然借机撸了一批投机分子,但对于一些被确实提及多次的弊病,也开始整改。

    建造紫禁城时青绿颜料的科派,缇骑出去调查了一番,证明确有此事。

    在月初工部奏修军器,请求向老百姓课征面漆的时候,朱棣就直接把这事给否了,直接命令工部提请宝钞购买。

    并在在月中于午门颁布天下——官司所用物料不许科派。

    并谕曰:

    近年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宜,一概征诸郡县。

    郡县再逼迫小民完纳,商贩乘时射利,踊价自肥,以致民费千百,朝廷仅得十一。

    自今官司所用物料,在所产地计值购买。

    有科派病民者,罪不容诛。

    针对之前张欣说起户部官员不够的问题。

    朱棣也出台了新的政策。

    【汰文官冗员。六部按需进官。吏部任人宜精选勿滥。】

    朱棣还采纳了吏部尚书蹇义的奏议。

    【诏命文官年七十致仕还乡,如其人鄙猥阘葺或有疾而未及七十者,罢免为民。】

    因为朱棣的上面两个诏令,朱高炽就提出了另一个配合的方案。

    让朱棣派堂上正官出京巡查,文官是否过冗,贤否是否混淆,廉污是否无别。

    由是。

    正月十五以后,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询察所苦。

    吏部尚书蹇义、给事中马俊往直隶应天。

    礼部尚书金纯、给事中葛绍祖往四川。

    右都御史王彰、给事中王励往河南。

    副都御史刘观、给事中李玚往陕西。

    副都御史虞谦、给事中许能往浙江。

    工部侍郎郭进、给事中章云往江西。

    刑部侍郎杨勉、给事中徐初往福建。

    礼部侍郎郭敦、给事中陶衍往北京。

    工部侍郎李昶、给事中刘涣往山东。

    太常寺少卿周讷、给事中刘荩往湖广。

    大理寺丞郭衎、给事中艾广往广东。

    大理寺丞孙时、给事中萧奇往山西。

    通政司参议朱侃、给事中杨春往广西。

    “贵州,云南,交趾跟朝鲜呢,没人去?”

    朱高炽一件件讲给张欣听的时候,这一件,张欣数来数去都差了几个省没人去,便问道。

    “朝鲜新归,暂时还没那么些污糟事,贵州,云南跟交趾,瞻基会顺便去逛一圈。”

    朱高炽补充说明。

    “顺便?这上哪儿顺便去,那么大的地方?”

    张欣扶额。

    原本以为的出使西域,原来还兼了这么多活。

    “能者多劳呗。等瞻墉再大一些,爹肯定也把他给派出去。”

    朱高炽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