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奖励丰厚半步六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让朕看看是何镇国诗词……”

    扶正好灵位的大禹皇帝,也在太庙中看到了浮现的四句诗。

    “这字迹……又是他!”

    大禹皇帝脸色微变。

    昨天才出传世诗词,这才过去一个晚上,竟然又来一镇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大善之人啊!”

    大禹皇帝看后神色都柔和了许多,这诗太细腻入微了。

    在他看来,大禹读书人都是修士,几乎很少关注大禹平民百姓这个群体。

    更何况是辛勤劳作的农夫。

    读书人眼里的乡下贫民,可在大禹皇帝眼里,这都是他大禹的子民,任劳任怨,最质朴的百姓。

    是他们的存在,才让大家吃的上米粮,吃的上果蔬。

    “此人有镇国传世之才,却对我大禹底层子民足够尊重,以及深深的同情。”

    “此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更有劝人珍惜粮食和对农夫爱护的呼吁。”

    “想不到写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才子,还能写出这样直入人心,体贴入微的诗句,当传世啊!”

    大禹皇帝为此有很大的感触。

    这样的才子如果官拜朝廷,绝对是天下万民之福啊!

    大禹皇帝决定找出这个大儒,走出太庙,唤来公公,传旨悬镜司,要想方设法找出此人,强行给他官身!

    是圣院大儒又怎样?

    朕看上的人,谁敢拒绝!

    万一是皇儿呢?

    大禹皇帝的身躯颤抖了一下……

    ……

    这一刻。

    大禹上空的紫气下,凝聚出了一悯农诗。

    人们抬头,惊见此诗。

    儒家学士目瞪口呆,心神剧震,写泥腿子竟然都能镇国?

    武夫则是捏紧拳头,心神畅快,认为这读书人是个接地气的汉子。

    而大禹农民就没有不哭的,劳苦一生,什么时候被读书人正眼看过。

    他们就是社会犄角旮旯里的透明人,是那些人眼中最没有能力的泥腿子。

    然而却有大儒对他们投来关切的目光和呵护。

    “有句话怎么说的,愿为知己者死啊……不知道这大儒叫什么名字,我要为他立长生牌位!”

    在武夫与儒家学士把持资源的世界中,他们就是墙缝里生存的人。

    任劳任怨的泥腿子,可牛可马是他们的标签……但这一刻却有个人扒开了墙缝,将光明笼罩在他们身上。

    大禹各地私塾书院。

    无数夫子与院长抬头,看到了白日星辰下的紫气,还有那紫气中勾勒的《悯农》诗。

    “此诗当传世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寥寥数语,便写出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真实具体且深刻……粒粒粮食比作汗水,体贴入微,形象又贴切,此诗可为圣人劝诫之圣言了!”

    “我建议全天下私塾和书院,将此诗认真解读参悟,甚至可为孩童蒙学之作,普通人也能体会诗词的魅力。”

    “是的,诗词何必繁杂,大道至简啊!”

    “此诗必将传世千年,人人可诵!”

    不少夫子一眼就看出这诗的离谱之处,没有什么堆砌辞藻,也没有什么空洞的描述。

    简直就是大道至简,聊聊数字,便道尽农民的沧桑和不易。

    珍惜粮食、爱护农民。

    ……

    而此刻。

    李家庄的稻田边上,宁浩在题完诗名之后,也最终确认……四诗中的悯农镇国了!

    而且是可以传世的镇国。

    这一点跟他前世比较像,这诗连三岁的奶娃,都能奶声奶气的背诵下来。

    千年长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